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对话何宝宏:元宇宙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入融合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一词从2017年迄今已经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了,同时,在“十四五规划”以及今年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也都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

围绕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第一财经专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他表示,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依然迫切,此外,元宇宙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入融合。

元宇宙需构建以数字信任为基础的新型信任体系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各行各业已充分认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产业数字化发展进入加速轨道。

对于未来产业数字化的成长空间,何宝宏表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产业数字化占GDP的比重约为38.2%,我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依然迫切。

同时何宝宏认为,当前的数字经济更像是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而未来的数字原生世界,元宇宙或者Web3.0里面企业的组织形态理应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产业发展的必然形态,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入融合。何宝宏表示,当前,元宇宙概念边界仍在持续探索,技术工具还有较大优化空间,现象级应用有待开发,整体还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

元宇宙作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大量数字技术的引入带来了便捷、高效、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商业关系,但数字技术的引入也极大降低了参与各方对其所处情境的控制力,导致了实体交互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各方实体对信任的感知。

何宝宏认为,元宇宙需要用科技手段创造信任,构建以数字信任为基础的新型信任体系。通过运用区块链、可验证计算、分布式数字身份等技术打造元宇宙信任科技底座,基于信任科技基座赋能身份、数据、协作与资产可信,实现信任概念的可度量、可感知、可确定,以及实体交互过程的可存证、可追溯、可验证,协助各方实体维护动态复杂的信任关系,实现元宇宙的信任与安全供给。

在何宝宏看来,今天的元宇宙仍能明显感觉到什么是虚拟的、什么是现实的,边界很明显,当元宇宙真正成功的时候将感觉不到数字技术的存在。

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逐渐加速

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战略资源近年增长迅速,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长至6.6ZB,四年间增长了将近3倍。而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到48.6ZB,占全球的27.8%。

整合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是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何宝宏表示,随着“数据二十条”等政策的不断落实,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逐渐走向加速。特别是对于公共数据,其共享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相信未来几年,各地会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方式趟出一条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新路”。未来可能会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起点,逐渐拓展至企业数据等,对丰富数据要素市场的供给有深远意义。

随着数据要素流通市场的逐步完善,基于数据采集、标注、分析、存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链的数据资源化进程不断深化,各产业、行业、机构的数据资产价值被充分挖掘,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步伐将加速。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挑战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移动物联网、北斗规模应用等,以及算力基础设施,如“东数西算”工程、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的布局,将有效提升对于数字经济的支撑力度,并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自“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年来,八大枢纽节点均在积极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成效显著。但何宝宏也表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体系不成熟、算力资源与业务需求不平衡以及关键技术供给不足等困难和挑战。

为了改善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推动“东数西算”更好地发展,何宝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数据传输能力。加强数据中心集群之间骨干网建设,攻关光纤传输、千兆以太网等网络技术,打造多条连接东西部数据中心之间低时延、大带宽的网络通道,提升集群间网络传输质量,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高数据传输能力。

二、搭建网络安全体系,保障数据安全流通。提升数据中心集群间的网络节点等级,突破数字加密、入侵检测、IPv6+等技术,搭建网络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能力,保障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三、加强算力的供需匹配,提高算力调度效率。通过建立高效的算力调度机制,促进算力资源互联互通,提高算力基础设施的闲置算力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应用需求与算力供给的平衡。

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专业性人才,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网络安全、算力调度等相关核心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高速网络通道以及算力资源互联互通的实现。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kotori825025560@gmail.com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是转载分享,不代表赞同其中观点。请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